每年清明至立夏期间,六安市街头巷尾总能看到毛茸茸的东西从天而降,先是柳絮,后是杨絮,宛若“四月飞雪”。柳絮、杨絮为何集中在此季节飘落?哪些人群需警惕其影响?如何有效防护?就此记者查阅资料并咨询了六安市城管局园林处公园管理科副科长汪显运。
柳絮是柳树雌株的种子附属绒毛,杨絮是杨树雌株(如毛白杨、加拿大杨)的种子附属绒毛,它们借助风力传播完成繁衍。春季气温回升、光照增强,柳树、杨树进入生殖生长期,果序成熟后裂开,白色絮状绒毛便携带种子随风扩散。六安地处江淮分水岭,气候湿润、水系丰富,柳树、杨树种植广泛,故每年4月至5月初为柳絮、杨絮高发期。
柳絮、柳絮本身无毒,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呼吸道不适,以下人群需特别注意:过敏体质者:尤其对花粉、尘螨等过敏的人群,柳絮可能诱发皮肤瘙痒、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呼吸道疾病患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柳絮后易加重病情。儿童与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弱,更易出现呼吸道刺激反应。户外工作者:如环卫工人、交警等长期暴露人群,需防范柳絮入眼或吸入。
对柳絮、杨絮敏感群体外出应佩戴口罩、护目镜,穿长袖衣物避免皮肤接触。回家后洗手、洗脸,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柳絮、杨絮附着衣物后勿拍打,以防吸入。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以减少漂浮。 若出现持续咳嗽、气喘或皮肤红肿,需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
六安市城管局园林处公园管理课副科长汪显运告诉记者:“目前六安市内共有意杨和垂柳2500株左右,计划实施药物防控,预计可使飞絮减少70%。柳絮、杨絮是植物生长的自然现象,市民无需过度焦虑。学会科学防护享受美好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