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沪六两地文旅交流协作,推动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活动共办。11月6日,六安原创红色题材民歌剧《大别山之恋》携着跨越千里的赤诚,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点亮“上海星舞台”。这一夜的歌声,将成为沪六红色情谊的新注脚,让两地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在浦江夜色中愈发绵长动人。 一部剧浓缩红色史诗
非遗民歌传递老区情怀 《大别山之恋》以波澜壮阔的大别山革命历史为背景,以六安金寨105岁老人为她的红军哥哥守候一生的故事和金刚台妇女排"八姐妹"为原型,多角度塑造金刚台妇女排排长桂花的形象。剧中串联起立夏节起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壮阔史实,更将国家级非遗大别山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慢赶牛》等经典曲目融入剧情——成亲时的欢快旋律、战斗中的激昂节奏、白色恐怖下的激愤唱腔,让“坚贞忠诚、牺牲奉献”的大别山精神随音乐自然流淌。 2025沪六合作结硕果 多维发力促红色交融 此次赴沪演出,是红色文化的跨域对话,更是2025年沪六红色文化对口合作的深化延续。今年以来,六安市文旅局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上海推进红色文化协同发展,成果丰硕:举办2025上海・六安文旅嘉年华专场推介会,通过特色展示与红色展演,擦亮六安“红色圣地”名片;开行“乐游长三角・坐着高铁寻游六安”红色旅游专列8趟,输送上海游客超1200人次,打造“乘高铁、学党史、游老区”新模式;联合上海市中共一大纪念馆打造“红漫大别山”展,在松江、金山落地线下展5个、线上展2个,以“星火燎原”等篇章讲述两地红色渊源;联合举办第二届大别山红色阅读马拉松大赛,吸引沪皖115支队伍、460人参赛;六安原创民歌《高山顶上搭歌台》登上上海金山区春节团拜会,红剧场联合上海经纪公司引进优秀商业剧目13场,实现艺术资源双向流通。 跨域演出续合作篇章 红色基因共传承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红色血脉早已深植城市肌理,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到《千里江山图》,红色题材作品始终拥有深厚受众基础。而今年沪六合作的系列成果,不仅让两地红色文化交流从“单向输出”升级为“双向互鉴”,更为《大别山之恋》赴沪演出筑牢了坚实基础。当这部民歌剧的旋律在“上海星舞台”响起,这不仅是一场红色文化的深度交流,更是推动六安文旅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一部剧生动讲好六安故事,让上海人民深入了解六安的历史底蕴、当下发展与未来潜力,进而吸引他们走进六安、投资六安,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演出筹备已进入尾声,期待这部饱含深情的作品能在黄浦江畔收获观众喜爱,让更多人读懂“大别山之恋”里的革命深情与家国情怀,见证沪六文旅合作的持续深化。 来源|六安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