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换电站15个,实现县区全覆盖,累计建成充电桩4.8万个,其中公用充电桩5620个,实现公用充电桩130个乡镇全覆盖,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简化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项目备案和建设审批程序,制定标准化建设指南,明确个人在自有停车库、居住区“统建统管”、在加油(气、氢)站、燃气供配站等场景建设标准,优化项目选址、签订协议、项目备案、建设审批、用电报装、建设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等建设流程,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落实省级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政策,按照交流充电桩80元/千瓦、直流充电桩120元/千瓦、换电站300元/千瓦,农村上浮20%的标准,分批组织专业力量开展场站现场功率核验。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争取省级补贴资金689.7万元,惠及39家本地充换电建设企业。 同时,建立健全全链条监管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属地联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联合市场监管、消防、供电等单位开展安全检查,覆盖居住区地下停车库、商业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公共停车场等不同建设场景,重点检查充电桩及配套设施、配电柜与变压器、消防设施及安全管理等,发现安全隐患9个,推动充换电场站全面接入省级监管平台,截至目前,接入率达95%以上,全面提升智能化风险预警能力。 (记者 李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