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通过空间重构、权能激活、价值转化三大关键举措,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打通资源变现渠道、拓宽农民增收路径,有力推动了土地增效、资产增值、生态增美。
规划钥匙“绘蓝图”。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乡村发展,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动零散资源整合提升,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空间基础。目前,全市127个乡镇规划已全部完成论证,1473个村庄规划已完成编制1381个,其中91个已获批实施,累计形成规划成果1266个。 产权钥匙“活资源”。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红本子”明晰产权、“绿通道”畅通入市、“金杠杆”优化分配,有效激活土地资源价值。推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创新机制,全市宅基地登记率达99.67%,集体建设用地确权1581宗。金寨县作为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已成功入市5宗土地,实现收益272.55万元,并确保农户直接获益超50%,其“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经验获自然资源部推广。 修复钥匙“焕新颜”。创新实施“生态修复+”模式,通过“土地整治+产业导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霍邱县冯井镇、霍山县但家庙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13.4亿元,建成后预计新增耕地6765亩,培育特色农业基地2个、休闲民宿1个、乡村旅游景点5个,年旅游收入可达30万元,实现了生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局面。(李立 记者 黄雪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