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3684|回复: 2

《江南草》以一片草叶承载着再造山河的时代理想〔339〕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李季,现代著名诗人
李季〔1922—1980年〕,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现代著名诗人。
李季,出身农民家庭,兄弟三人,仅他读书识字。1938年,他初中肄业,奔赴陕北,进入延安抗大,次年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任八路军某连指导员兼参谋。1942 至47年调至陕北三边,任小学教员、县政府秘书、小报编辑。
李季.png
李季
1946年,在三边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他以当地民歌信天游形式,创作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成功地塑造了王贵与李香香的动人形象,为我国现代“诗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榜样”,这是一首民族形式的里程碑式的史诗。
《王贵与李香香》.png
《王贵与李香香》
1949年,参加全国文联和作协,任中南文联出版部长、《长江文艺》主编,出版诗集《短诗十七首》、长篇叙事诗《菊花石》。
1952年,任玉门油矿党委宣传部长,写长篇叙事诗《生活之歌》、两集《玉门诗抄》等。
1955至57年,任北京作协创作室副主任,写《西苑诗草》和《建设之歌》。58年,写许多报头诗,与闻捷出合集《第一声春雷》、《我们遍插红旗》。59年,出版《三边一少年》、《难忘的春天》等。
1959年后,任兰州作协主席,创作长篇叙事诗《杨高传》。这首诗为说唱体,规模宏伟,故事复杂,人物众多,在民族化大众化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1962年后,先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主编。70年后,在湖北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劳动。粉碎四人帮后,任《诗刊》主编。
先后任《人民文学》、《诗刊》主编1.jpg
先后任《人民文学》、《诗刊》主编
1979年后,任作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主持作协日常工作。
其间,出版《向昆仑》、《红卷》、《石油万里从军行》等长诗,还有说唱体《石油大哥》,全诗4000行,为我国新诗史上最长的诗篇。
1980年3月8日下午,在工作之时,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享年59岁。
二、李季的《江南草》写作背景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长期入选中学语文。他的短诗《江南草》,也为其代表作之一。
《江南草》创作于1957年8月,这时诗人虽然调到北京已经三年,但他以前却长期生活在西北地区。
当年,他在陕北三边、玉门油田等地任职时,曾收录民歌近3000首,对西北民歌有深入的研究,深谙劳动人民的心声。他战斗在生产第一线时,又目睹西北人民抗击风沙,改造自然,开发边疆,建设油田的壮举,心中也充满着建设祖国的壮志豪情,他是一位从西北民歌吸取营养、对祖国西北怀有深厚感情、并视其为“文学故乡”的著名诗人。
他任职北京时,在1957年“菊花怒放的秋天”,曾人生首次踏足江南。作为长期生活在荒漠油田的西北诗人,江南的繁茂景色,对他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尽管这次还未见到春天盛景,而且行程暂短,来去匆匆,但其间秋色也已超过他的想像,触发了他的创作冲动,写下了《江南草》。
在南疆油田.png
在南疆油田
《江南草》是描写江南美景的诗,更是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它以衬托法赞美了江南美景,以天堂摹本肯定了劳动人民的作用;又以江南草意象,隐喻利用江南经济文化成果哺育西部生态建设的愿景,寄托了诗人的南北互助、改造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不懈追求,从而,实现南北文化生态的对接与平衡的美好理想。
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把个人的人生际遇,与时代使命、艺术创新三者结合起来,以一片江南草叶为意象,承载着再造山河的时代理想,视角独特,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堪为经典。
江南秋景(画).png
江南秋景(画)
三、《江南草》原文
菊花怒放的秋天,
我第一次来到了江南。/
虽然我来也匆匆,去又匆匆,
但你的美丽却一千倍地超过了我的想像。/
望着你那花团锦簇的城市,
最美丽的画卷都失去了颜色;/
漫步在风光明媚的水乡,
就是传颂千古的绝唱也显得苍白。/
你的美丽使我感到差愧,
词囊里竟找不到一个形容你的词汇。/
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天堂只不过是按照你的模样编织的幻想。//
我知道秋日里还不能显示的神奇美妙,
我见到也只是你那千里花香中一棵草。/       
可是我就要回去了,
我将带着这片草叶回去了。//
我要把这片草叶带到沙漠上,
我要把这片草叶带回我的故乡。/
我要把它种在戈壁滩上,
我还要对我的乡亲们这样讲:/
“用我们的汗水浇灌它吧,
让我们的大戈壁也变得像江南一样!”//       
三、《江南草》内容和结构〔上〕
《江南草》出自《西苑诗草》,是诗人任职北京时的作品,写的却是他西北生活经验与江南初旅碰撞的结晶。全诗利用西北民歌形式,以“一棵江南草”为线索,通过“惊叹、采撷、移植”三个情节,完成故事的时空大转换,诗人将个人的审美体验,化为集体的再造山河行动,立意高,格局大,笔意潇洒,视野广阔。全诗22行、11节,可分三层。
第一层、6节、12行,写诗人惊叹江南美景。开篇以“菊花怒放的秋天,我第一次来到了江南”,点明抒情主人公、与初次造访的时空坐标,交代了记叙的四要素。
移植江南草.png
移植江南草
在这里,诗人明言,他是第一次来到江南的,看到的仅是“菊花怒放、天高云淡”的秋色,而不是“莺飞草长、杂花生树”的迷人春光;更何况,又行程暂短,来去匆匆,还来不及仔细观赏呢,收入眼底的,也只是江南“千里花香中一棵草”而已,于是,极力夸赞江南的繁茂景色,说它已经“一千倍地超过了我的想像”。
这是逐步收缩笔力,最后突出重点的写法,在总体上赞美江南美景,然后,又用描写兼比较法,来具体描写秋色实景了。
首先,写城市,用“花团锦簇”形容,再拿“最美画卷”跟它比较,“都失去了颜色”;接着,写水乡,用“风光明媚”形容,再让“千古绝唱”跟它比较,“也显得苍白”;后来,说到诗人自己,他没自夸胸怀万卷、倚马千言,可名列诗坛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面对江南美景,他词囊里“竟找不到一个形容的词汇”,两相对比,他相形见绌了!
再说,不是还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吗?这个谚语的产生,有关逻辑学理论,“天堂”又哪里是实景呢?它只是人们按照苏杭的模样,编织出来的美好幻影!其实,是先有了苏杭实景,才有幻影天堂的说词,先后的逻辑顺序,是不可倒置的,因此,这条谚语,只是苏杭美景的影响产物,当排除在直接描写江南美景之外。
江南美景,究竟有多美呢?前人之述备矣,直接描写,容易落套,难以讨好。在这里,诗人别出心裁,避开俗套,采用四重比较,以美丽衬托美丽,以繁茂衬托繁茂,运用了传统的对比之法,以美写美,从侧面衬托出江南景色之美,极赞了江南秋色,并最后通过语言逻辑学常识,终极否定“天堂的幻想”,将江南美景推到审美制高点,收到了“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艺术效果。
四、《江南草》内容和结构〔下〕
第二层、2节、4行,写诗人采撷一棵江南草,要带回大西北,移植到沙漠戈壁滩。上一层的描写,纵横古今,场景宏大,笔法潇洒;到了这一层,诗人却又以“我知道秋日里还不能显示的神奇美妙,我见到也只是你那千里花香中一棵草”,亲切地用第二人称“你”称呼江南、形象地用“一棵草”收束上层,借代全部内容,包括江南美景,以及江南生命力,成为了整个江南经济文化的精神符号。
于是,行色匆匆的诗人说,“我就要回去了,我将带着这片草叶回去了”,他要采撷“一棵草”,一来作为此行的纪念品,二来作为江南生命力的可移动基因,使命感强的诗人,用两句带着它“回去了”,强调要对它进行时空大转移。
这一层的描写,将上层写的“江南草”,以反复写法,完成时空大转移,要将它适时地从江南的富庶繁茂地,移植到西北的沙漠戈壁滩上,为过渡到下层,作出铺垫。
第三层、3节、6行,写诗人在西北的沙漠戈壁滩上移植江南草的行动与誓言。
诗人在这首诗中,又匠心独运,打破传统的“触景生情”单线模式,要将自己的个人审美体验,化为全国人民再造山河的集体行动,达到立意高的大格局,他以“江南草”为线索,构建“赞叹、转移、移植”的叙事抒情三段式结构,组成“江南—一棵草—戈壁滩”的能量传递系统,寄厚望于“江南草”,让它作为沟通南北的媒介,连用“我要把”四排句,急切地要将自己的个人审美体验,化为集体的再造山河行动,从而,实现南北经济文化互动与持平的宏伟理想,并以此高调,完美收篇。
五、《江南草》写作特点
从上面分析可知,这首诗写法别致,不落俗套:1、以“江南草”为线索,组成“赞叹、转移、移植”三段,思路清晰,结构严谨;2、避开直接描写,先是逐步收缩笔力,最后突出重点的写法,总赞江南美景,接着,又以侧面衬托之法,层层比较,步步衬托,间接描写,以美写美,从而达到极赞江南景色之美,笔意潇洒,写法高超;3、打破传统的“触景生情”单线模式,将自己的个人审美体验,化为全国人民再造山河的集体行动,立意高,格局大。
同时,本诗以民歌信天游形式,两句一节,节律自由,口语行文,音韵和谐,句式有长有短,大致匀称,体现了诗人诗歌的民族化、大众化特点。陈存选2025、09、21
参资:百度百科《李季·江南草》。
陪同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诗人.png
陪同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诗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名诗评析,从伟人的《沁园春·雪》算起,到大诗人李季的《江南草》,已有25万言了,准备再把大诗人丁芒的名诗写两篇,就收手,集结为我写的“中学生文史知识读本”的笫四集:《现代名诗解读》,这样,连同前三集,合计约120万言了,都是我坚持不懈的写下来的。以后,我还打算写下去,计划第五集写“唐诗故事新编”。我希望我的同行们,都拿起笔,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字,教学相长嘛,也是一种乐趣。我切盼着!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