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综合查一次”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难题,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制度体系“系统化”,执法监管更规范。我市率先构建系统化制度框架。2023年,出台《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实施方案》及全省首个市本级联合执法检查任务清单,首批覆盖11个领域17项检查事项;2024年,清单扩容至15个领域27项监管事项,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减少57%;2025年创新推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模式,联合市检察院制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办法》及《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指引》,确保执法既彰显力度又不失温度。 基础工作“精细化”,监管底数全透明。全面厘清执法主体与事项,确认市本级法定执法机关39个、授权组织8个、受委托组织15个,28家涉企检查单位信息均在安徽省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公开。经系统梳理,明确市本级涉企检查事项905项,市县两级累计公示检查主体227家、事项1302项、备案检查计划1157项,严格做到“清单之外无检查、检查过程全透明”,让企业明明白白接受监管。 监管模式“服务化”,企业获得感再提升。改革核心在于为企业松绑减负、赋能增效。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发布市本级543项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减轻企业办事负担。同时,在文化旅游、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推行“指导+服务”式执法,梳理发布企业常见违法风险点及行政提示清单,变“事后罚”为“事前防”。特别在包容审慎监管方面,明确17个领域294项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市场监管领域34项轻微违法不予强制措施。今年以来,全市轻罚免罚金额达5677.9万元,在坚守执法底线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容错试错空间,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张瑜毅 记者 黄雪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