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242|回复: 1

降雨正在影响安徽!中雨大雨在路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徽省气象台最新消息

未来三天高温天气发展

16日至18日

我省有一次

大范围雷阵雨天气


全省天气预报

降水预报:今天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区、15日淮北地区东部、大别山区局部和江南南部有阵雨或雷雨。16-18日我省自北向南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其中16日午后沿江江北部分地区中到大雨,17日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中雨。19日后我省北部晴雨相间,南部仍多阵雨或雷雨天气。

2fb93b79460b21ab8ae523f3b87bcd1f.png
cb9e7d7f6aa7ca81ce4c44bca0b48400.png
02e0a809c4b69025882f94331f699082.png

未来三天全省逐日降水量预报


气温预报:14-16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其中15-16日江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部超过39℃。17-18日高温天气略有缓和,淮北地区最高气温降至34~37℃,淮河以南普遍在35℃以下。19-22日我省高温天气再次发展,沿淮淮北地区最高气温35~38℃,淮河以南35℃左右。


未来十日逐日预报:

14日(周一):全省多云到晴天,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15日(周二):全省多云有时阴天,淮北地区东部、大别山区局部和江南南部有阵雨或雷雨。

16日(周三):全省多云到阴天;沿江江北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中到大雨。

17日(周四):淮北地区多云;淮河以南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其中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中雨。

18日(周五):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北部多云,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江南阴天有阵雨或雷雨。

19日(周六):全省多云到阴天,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20日(周日):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多云到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其他地区多云。

21日(周一):全省多云到阴天,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22日至23日(周二至周三):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北部多云;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江南阴天,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608fafc6954e4a791c2aaaed243a978c.png

雨天状况下

路面积水湿滑

开车易打滑

驾驶人在出行途中

应牢记以下几点

➤ 降速










雨天道路湿滑,要保持低速行驶,增强预见性,驾驶过程中避免急加速、急刹车、急变道等,否则容易侧滑失控。 

beae2467f2b63612a234d2ec2dc89b37.gif

➤ 控距










雨天路面湿滑,制动距离比干燥路面要长,请拉大跟车距离,为自己留下处置紧急情况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事故发生。

439807f155b75189cc85ac51db80c9b1.jpg

➤ 亮尾










降雨导致能见度降低,应及时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这不仅是为了照明,也是为了让其他交通参与者注意到你的存在。另外要注意,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


➤ 谨慎通过涉水路段










涉水前观察水深,若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三分之二处,涉水行驶就会有危险,应尽量绕行,勿强行通过。要低挡匀速行驶,避免因速度快激起的水花从机舱或底盘进入驾驶室。勿中途停车、换挡或松油门,应以低挡位匀速通过。如果在涉水途中熄火,不可再次启动。涉水后连续轻点几次刹车,通过摩擦生热使刹车片上水分挥发,以免影响刹车性能。

雨天行车请注意

“降速、控距、亮尾”

车行高速遇故障或事故

牢记“车靠边、快警示

人撤离、即报警”




素材丨安徽气象

发表于 2025-7-1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雨,特别是没大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