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微风徐徐。位于六安城区南部的静雅路公园,宛如一颗镶嵌在城市中的绿宝石,静谧而雅致。占地面积虽不大,却承载着六安生态治理、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更展现着六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谁能想到,这处精致的公园,往昔竟是一片绿化匮乏、黄土裸露的城市边角地带。加之周边地势低洼,每逢梅雨时节,积水便肆意横流,附近居民出行举步维艰,“雨天蹚水”成为生活常态。
“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我们启动了静雅路公园项目,它是淠干右岸片区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重点工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通过科学布设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设施,高效收集地块及周边道路的径流雨水,显著提升了对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
如今,这座公园凭借“生态修复+收集净化”模式,实现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90%、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70%的优异成绩,成功从城市的“疮疤”蜕变为城市的“绿肺”。
淠干右岸片区的海绵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该片区大部分地块已完成城市化开发,面临着积涝风险与面源污染治理的双重挑战。市重点工程处建设团队秉持海绵城市系统化治理理念,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精心构建起“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三级防控体系。经过不懈努力,片区内6个源头地块、4条市政道路、4个新建和改造公园绿地广场完成海绵化改造,多个易涝点得到系统整治,中央公园内7个末端水体实现有效调蓄……如今,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