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024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市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工业强市主战略,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核心,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全市开展“两清零”行动,重点引导支持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4年,全市成功争取1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获106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85家,增速32.3%,总量全省第6;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20家,增长34.5% ,应流航源成为首家省科技领军企业。在平台建设成果丰硕,新认定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3家、市级20家,新备案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家、省众创空间3家,3家省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金寨现代产业园“金梧桐”创业园等成功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县区“清零”,省级孵化器总数达7家。全市孵化平台毕业在孵企业35家,增长52.17%。公共研发平台作用凸显,设备共享共用及服务费用可观,相关平台和项目稳步推进。
成果转化加快,大院大所合作成果显著,科技要素对接积极。2024年全市企业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220.47亿元,输出174.66亿元,新增产学研合作132项,合作金额7841.99万元。新登记科技成果600项,8项成果获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规格创历史新高。产研融合推动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9.2%,位居全省第3;人工智能产业签约、开工、投产项目35个,增长84%;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达17家,营收增速15.1%,位居全省第5。此外,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加大,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设立1亿元六安市科创种子基金,举办银企对接会签约金额18.5亿元。
2025年,六安市科技系统将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抓好企业创新主体扩容提质、科技协同创新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生态优化等工作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皮正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