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些楼栋号和门牌号都是新安装的,这个就是听了我们群众意见安装的。”在霍山县西城河路旁经营家电生意的汪燕高兴地说道。
一个门牌号为何值得如此高兴?这还得从她前段时间拨打12345热线说起。汪燕说:“原来我们这条路没有名字,房子也没有门牌号,像我们做生意的,要是来客户或者送快递都不知道在哪里,找起来很麻烦,每次都是通过电话问很多次,于是我就打电话反映了这个问题。” 前些年,由于快递运输业不太发达,有没有门牌号对于群众来说影响不大,但近年来无论是企业送货还是业主网上购物、派送外卖,没有具体门牌号都会造成较大麻烦。尤其是对于外卖员来说,十来分钟找不到,就有可能面临取消订单或者被投诉的风险。外卖员张宇说:“我们都不敢接这边的活,真的找不到,除非很熟的商家才接,但每次来都要找十来分钟。” 原来,这里属于自建房,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当时并未实行严格的门牌号管理,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接到群众的诉求之后,霍山县衡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第一时间会同县民政局、公安局和属地玉带桥村相关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查看,召开板凳会,与当地群众和商户磋商,讨论解决方案。大家一致要求尽快安装道路号牌、小区号牌。”衡山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方程说。 门牌号一定要有,而且要新颖、显眼。在衡山镇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门牌号很快得以安装:按照从西城河路2号开始,自东向西的顺序放号,共安装门楼牌号283块,道路标识牌10个。 据方程介绍,衡山镇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信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从一件事推广到一类事,力争实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推动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此,镇政府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摸排,对路段、企业或者小区没有门牌号的进行登记、梳理,为全镇24个居民小区、4处自建房和120家企业、8家单位编制了门牌号。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农村,门牌号也已经编好。 门牌号安装好了之后,汪燕感到自己的生活方便多了,点个外卖也不像以前那样等半天。“现在方便多了,有了门牌号我跟别人介绍我的店也好介绍了。一个电话,政府就把我们的烦心事解决了,这就是政府倾听民声、为民办实事最好的例子。” 据了解,近年来,霍山县衡山镇建立五级网格大化解机制,由镇党委、政府成立联席会议办公室,梳理分析群众反映矛盾纠纷,交办至村居第一级网格处理员负责调处,层层交办,逐级完成化解任务,直至第五级镇联席会议领导组,以网格系统思维,确保“大事衡山不出、小事不出衡山”。(记者 毛婧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