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号码、产权信息,甚至车位详细位置都能通过手机扫码看得明明白白。”3月17日上午11时,我市首本嵌入“证书二维码”数字标识的不动产权证书正式颁发,标志着我市不动产权证书正式步入“一码通查”新时代。
据了解,此次不动产登记市县一体化平台完成迭代更新的核心突破在于创新嵌入“证书二维码”数字标识。通过手机扫码看到,在不动产权证书扉页的醒目位置,一枚小小的方形码链接着庞大的数据系统。市民登录“皖事通”App进入“不动产掌上办”专区,点击“扫码看证”功能,即可获取三维立体式信息图谱:左侧栏完整展示权利人信息、抵押查封等权利状态,中间栏动态加载宗地图、分户图等空间数据,右侧栏精准呈现房屋坐落、建筑面积等60余项属性信息。相较于传统纸质证书,电子档案不仅实现“一码集成、三维可视”,更具备动态更新、实时核验的技术特性。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我市有效破解了权证信息更新滞后、核验流程繁琐等痛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助理吴昊介绍,用户通过扫码即可同步获取实测面积、户型变更等关键数据;二手房交易双方扫码便能查验是否存在隐性抵押,避免产权纠纷;金融机构办理抵押登记时,可实时掌握不动产权利状态变化,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特别是在遗产继承、司法执行等复杂场景中,二维码提供的全维度信息可以为行政部门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据悉,这项改革已覆盖全市5个县区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此举不仅可以减少我市群企查询信息的时间和精力,有效提高办事效率,还将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不动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市将拓展二维码在公证、税务、水电气过户等场景的应用,打造“不动产服务码”生态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指尖政务”带来的改革红利。
来源:皖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