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六安开发区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测试基地内,安徽凯斯汀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室主管吕明操作三坐标测量仪对新能源汽车电控壳体进行精密测量。
日前,六安开发区长三角一体化承接产业园内,总投资约300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测试基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作为上海市与六安对口合作的重点项目,该基地的启用,填补了我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检验检测领域的空白。
3月5日,六安东都皋科孵化器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晓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为满足园区及周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测试需求,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六安开发区积极谋划并申报检测基地项目,通过争取上海对口合作资金和自筹资金购置设备及装修建设,全力打造这一面向本地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的共性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据了解,该基地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已配备三坐标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等40余台检测检验仪器设备,设备投资达到1300万元。基地检测范围涵盖物理性能、组织成像、化学分析、成型尺寸测量四大类,能够为包括车身在内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提供全面的检验检测服务。
走进基地的万能试验机实验室,安徽立中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袁禄昆正在对试棒进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测试。他告诉记者,设备可模拟10吨拉力,能充分检验材料性能是否达标。在三坐标测量仪、光学快速测量机室,安徽凯斯汀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室主管吕明正操作设备对电控壳体进行精密测量,他称赞道:“这里的设备很先进,检测精度可以达到1.5微米。”
“基地启用短短几天时间,已有立中合金、凯斯汀科技、银瑞科技、瀚海新材料4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享受到‘近水楼台’的便利。”王晓春说,目前基地采取与企业联合运作的模式,这4家企业均安排了技术人员入驻。同时,为了加强基地技术力量,还专门引进皖西学院博士2名,为检验检测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过去,企业因缺乏相关检测设备,不少检测项目不得不送往上海、天津等地委托第三方进行,每批次检测通常要耗时半个月,费用也比较高。”吕明告诉记者,如今在园区就近检测,能做到随到随检,不仅节省时间和费用,检测效率也大幅提高。“3月1日基地试运行以来,我们已完成1500套产品的检测任务。”
“基地的启用,对助力本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动产业集群‘上台阶’具有重要意义。”王晓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