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助推全市农业发展。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59.8531万亩,小龙虾产量达9.08万吨,位居全省第一,茶叶总产居全省第二,水果产量位居全省第三,蔬菜产量居全省第四,畜禽总产居全省第五,中药材总蕴藏量约2亿公斤,是全国中药材重要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
注重科技创新,培育创新链。整合六安粮食烘干机制造优势产业,积极打造以正阳、辰宇等企业为核心的粮食干燥机产业创新集聚基地。推动企业设备研发技术升级,加快提升农机制造企业竞争力,自主研发新产品40多类,先后获得14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拥有粮食烘干机制造企业17家。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机制造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粮食烘干机企业主营收入达3.65亿元,占比56%。
集合集聚发展,优化产业链。我市先后出台《六安市农业强市建设行动方案》《六安市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聚焦“两鹅、两草、一道菜”等主导产业。在各县区科学布局、高标准建设1个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目前我市7个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共入驻龙头企业233家,年产值309亿元。今年以来,全市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新引进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新签约落地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8个,投资额27.82亿元。全市新增签约、开工、投产项目68个、投资金额85.1亿元。
积极创建品牌,提升价值链。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效认证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994个,居全省第二,其中绿色食品650个,居全省第二,有机农产品33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7个。名特优新农产品76个,居全省第一。现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件,认证数全省第三,其中:4件茶叶类、3件中药材类、2件酒类、1件水果类、1件其他类。金寨天麻今年5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初步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金寨红茶、万佛湖鳙鱼、舒城黄姜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转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与此同时,共有40家企业(组织)获得“食安安徽”品牌认证,其中24家企业(组织)涉及农产品产业链。(记者 谢菊莲 通讯员 聂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