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4420|回复: 62

反餐饮浪费,六安出台新标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别山路 于 2024-11-12 14:15 编辑

为推进反餐饮浪费工作,六安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六安市反餐饮浪费工作指南》地方标准,为反餐饮浪费、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是指导全流程。标准从餐厅的食材采购环节,要求合理制定计划,避免过度采购造成积压浪费;到菜品制作过程,强调精准把控分量,确保每一份菜肴既能满足顾客品尝需求,又不产生多余剩余;再到顾客的点餐环节,倡导餐饮企业根据用餐人数给予合理建议,引导顾客适量点餐。


二是措施具体化。标准定位于工作指南,旨在指引社会餐饮、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集中用餐单位食堂等能够对照标准条款,快速学习、采取措施,科学规范有效开展反餐饮浪费有关工作,措施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三是宣贯广覆盖。市局联合文明办开展宣传活动,面向社会餐饮、入网餐饮、外卖骑手进行标准的宣传。通过建立标准,呼吁餐饮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外卖骑手等更多群体参与反餐饮浪费工作,营造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此,我们呼吁全体市民
积极响应我市的反餐饮浪费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做起
适量点餐,不剩饭菜
积极践行光盘行动
也希望广大餐饮企业能够
严格按照我市制定的标准和要求
持续落实各项反餐饮浪费措施


 来源: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发表于 2024-11-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回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发表于 2024-11-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发表于 2024-11-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发表于 2024-11-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有!
发表于 2024-11-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聚会,如果菜剩多了,大部分都会打包带走。真正浪费的是公款宴请,还有就是在食堂吃饭的大学生。
发表于 2024-11-1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发表于 2024-11-1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建议封禁类似大胃王等狂吃、催吐等不文明的吃播,世界上多少人吃不上饭,每天忍饥挨饿,咱们应该感恩食物滋养我们的身体,而不应该肆意浪费!社会容忍度再高也要有个限度,不能纵容不良风气的滋长传播。
     
发表于 2024-11-1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浪费挺严重
发表于 2024-11-1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次都打包
     
发表于 2024-11-1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
发表于 2024-11-1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适量点餐,光盘行动,应从每一餐做起。
     
发表于 2024-11-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发表于 2024-11-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养成了好习惯,一粒不剩。
发表于 2024-11-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酒席桌上浪费太多了,倒掉的粮食太可惜了,希望酒店和顾客都换一个角度看看能不能不这样浪费。希望有关部门大力宣传,或采取相关措施,让光盘行动得到落实。
     
发表于 2024-11-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以食为天!
     
发表于 2024-11-1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拒绝浪费,厉行节约,应从我们每个人做起;适量点餐,光盘行动,应从每一餐做起。
发表于 2024-11-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传承节约,身体力行。
     
发表于 2024-11-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自己在外面吃饭,吃剩下都打包带回家,这和面子没有关系,这是花钱买的,挣钱不容易节约是应该的。
     
发表于 2024-11-1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力支持拒绝浪费,我一直在坚持不浪费,希望大家都养成不浪费的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