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皖西日报报道 近年来,六安市聚焦皖西白鹅保种育种、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多措并举推进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资金人才支持。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支持,一季度成功争取皖西白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重点用于皖西白鹅良种繁育和关键技术攻关。市级财政也加大投入力度,安排3910万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白鹅养殖场规模建设及白鹅养殖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同时,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开展饲料营养、品种提纯、基因组测序等课题研究。此外,市农科院获批安徽科技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进一步提升了在皖西白鹅产业领域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开展遗传资源保护。一季度,我市共收集皖西白鹅种鹅1300只,其中,皖西白鹅原种场500只、六安安皋500只、六安飞翔300只,有效扩大了皖西白鹅保护基础群规模。皖西白鹅原种场与皖西学院紧密合作,开展皖西白鹅高产蛋家系选育工作,已成功组建家系60个、育种基础群300只。在一季度选育工作中,共优选出高产蛋家系12个,种鹅繁殖性能最高可达40枚/只,为皖西白鹅的品种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海洋羽毛有限公司加快研发车间建设,钢结构厂房已建成;兴宝羽绒公司积极更新购置羽绒水洗生产设备,尚康食品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发低钠鹅食品,拓展了皖西白鹅产品种类。在养殖环节,安徽裕丰牧业现存栏种鹅近4万只,计划5月续建标准化鹅舍,届时可存栏种鹅10万只;宏程养殖公司现存栏种鹅3.2万只,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安徽金丰牧业拟设计建设21栋鹅舍,可存栏种鹅4万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