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鸣的机器声中,传送带载着成吨的废布头涌入车间。近日,在霍邱县冯井工业园区的安徽齐胜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条生产线火力全开——这些曾被送往填埋场的纺织边角料,正经历分拣、破碎、造粒的蜕变,最终成为高价值的再生聚酯原料。 “我们企业的原料就是大家常见的废布头,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废布头可以说是毫无用处,但事实上,只要用对了方向,废布头也可以实现大作为。”作为一家环保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公司总经理周如亮颇为感慨地说。 2003年,怀揣憧憬的周如亮离开家乡前往上海。在这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里,他尝试过多个行业,始终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赛道。2010年,一次偶然的交流中,他敏锐地捕捉到再生聚酯行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彼时,我国每年产生超2000万吨废旧纺织品,而再生利用率不足20%,环保与经济价值亟待挖掘。 他从零起步,从基层操作工做起,走访市场、调试设备、攻克技术难关……经过两年沉淀,2012年,周如亮在江苏创立小型加工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周如亮的加工厂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成功脱颖而出,赢得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良好市场口碑。 “月是故乡明。”2016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周如亮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霍邱县冯井镇,创立了安徽齐胜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几年的奋斗,如今,公司已成长为行业标杆:20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量达4万吨,产值1.5亿元,产品畅销江浙沪;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研发中心,设立大学生和研究生实习基地,自主研发的半自动颗粒设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 “废旧纺织品回收再生,不仅是一项生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周如亮始终坚信这一点。企业在厂区推行全流程绿色管理,从原料回收、生产加工到成品运输,每个环节都严守环保标准;他还带领团队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废旧纺织品再生行业规范化发展。 谈及未来,周如亮说:“我们企业目前正朝着生产自动化、规模化和资源利用最大化迈进。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希望为‘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从打工青年到创业先锋,他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返乡创业、回馈社会的初心。(记者 汪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