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35|回复: 0

【六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用“智造”火候烘焙瓜片新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夜薄雾笼罩大别山麓,地处六安瓜片核心产区的裕安区石婆店镇,茶山村落间零星灯火若隐若现。凌晨两点,六安市裕安区利民茶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徽省乡村振兴高级农机化师汤志军正带着技术团队匆匆赶到一家茶企车间,俯身调试新安装的智能炒茶机组。屏幕上的温度、湿度参数不断跳动,机器轰鸣声中,他的额角沁出细密汗珠。“茶季不等人,我们早一分钟排除故障,茶农就多一份收成!”这样的深夜驰援,已成为他二十二载采茶季的常态。
  时间回溯到2003年春天。31岁的机械维修工汤志军背着工具包初到石婆店镇茶山时,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刺痛:老式炒茶机冒着黑烟,产出的茶叶焦边碎末不断。生于茶乡的他深知六安瓜片千年传承的珍贵,“绝不能让传统名茶困在旧机器里。”白天穿梭于各茶厂检修设备,夜晚就着昏黄台灯研究机械图纸,经过两年反复试验,2005年与外地厂商联合研制出首台14槽连续炒茶机。这项让单机日加工鲜叶量提升40%的突破,不仅让他在业内崭露头角,更点燃了“用机械革命推动茶产业升级”的信念。
  创新的齿轮一旦转动便再未停歇。2009年,汤志军成立六安市裕安区利民茶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带领生产厂家和团队开启“研发—生产—推广—服务”全链条创新。从14槽到17槽,从机械操控到数字智能,历经多次迭代的智能炒茶机组最终在2021年问世。温度、湿度、转速的精准控制,让六安瓜片“形若瓜子、香透兰韵”的特质完美呈现。
  智能化加工车间里,鲜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24小时内完成从“绿叶”到“金叶”的蜕变。引进的高光谱成像智能色选机械将拣选成本降低60%,数字化品控平台实时监测加工参数。合作社构建的现代化农事服务体系已覆盖5个产茶乡镇,服务面积达2.6万亩。曾经凌晨摸黑炒茶的茶农老张摸着自动化生产线感慨:“以前守着炭火整宿不敢合眼,现在听着机器运转声睡得踏实!”
  如今,利民茶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已发展为区域性农业服务标杆,先后获评省、市两级示范合作社,并成为安徽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理事单位、裕安区茶叶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等。通过“定点驻守+流动服务”模式,合作社建立茶季设备24小时应急维修响应机制,年均完成机械故障抢修300余次,保障春茶、秋茶等关键生产节点设备稳定运行。汤志军个人荣获安徽省乡村振兴高级农机化师称号、中国合作经济学会2018明星合作社理事长提名奖。
  更让汤志军自豪的是,在政府惠农政策支持下,合作社创新打造“茶乡工匠学堂”,通过“车间课堂+田间教学+云端辅导”模式,五年内已培养千余名技术能手。90后返乡青年小卢便是其中之一,“过去觉得务农没奔头,现在操作智能设备,一年能挣十多万!”目前合作社已形成茶园标准化管理、茶叶清洁化加工、生产数据可视化等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板,累计带动1500余户茶农户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陈修宏 王靓 记者 沈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