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竞发的阳春三月,国家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浪潮涌动,一场要素聚合引发的创新“裂变”精彩上演。3月18日,六安屹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办2025铸颜省级服务商创新大会,其自主研发的新产品AColor高端铸造级汽车改色膜正式发布。这一创新成果意义非凡,不仅成功打破国外品牌的长期技术垄断,更折射出园区优化创新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五年磨一剑,终于在这个春天迎来了收获。”活动现场,该公司研发总监李士锋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告诉记者,这款产品自2019年启动研发,凝聚着多层铸造技术及独创的“IPN龍奇鳞超耐涂层”等前沿科技,解决了普通PVC膜易缩边、耐久性差等痛点,产品柔韧性、高贴合性等关键指标比肩甚至超越行业领先水平。李士锋特别强调:“研发取得突破的背后,是园区全要素创新生态的强力支撑。” 从项目落地直至新品研发成功,六安开发区的创新生态对屹珹新材料的滋养清晰可见:项目专班全周期护航,高效解决厂房建设、产线搬迁、环保验收等一系列难题;及时兑现各类奖补资金,并帮助争取800万元“研发贷”“园区贷”,为企业持续攻关注入“强心剂”;主动搭建对接桥梁,助力企业顺利融入宁德时代、施耐德、立邦等头部企业供应链。“我们还受益于人才引进政策红利,我和团队的三名博士作为C类人才,都获得了20万元安家费和每月5000元的生活补助,如此暖心的政策,让我们心无旁骛投身研发攻关。”李士锋感慨道。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六安开发区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敏锐洞察到园区企业创新过程中,在资金、平台、人才等方面的“力不从心”。2024年,园区专门出台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若干措施,从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到构建产业融合生态及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推出一系列具体且切实可行的举措,构建起覆盖创新全周期的政策支撑体系,全方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7170万元年度奖补资金如同及时雨,滋润着每一颗创新种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建立,推动企业依靠创新找到成长坐标;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显著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六安东都皋科孵化器有限公司成立,向着省级、国家级孵化器迈进;新能源汽车高端零部件测试基地建成启用,填补产业配套空白……2024年以来,各类创新要素在园区加速汇聚,推动企业创新的磅礴动力已然形成。 创新要素聚合引发的“裂变”效应正逐步显现:2024年,35家园区企业成功晋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13%;科技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同比增长31.67%。企业创新热情被充分激发,108家规上企业已填报2024年度研发费用支出高达8.5亿元;美佳印务等3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占全市通过认定总量的23%;中擎电机、永成电子、川江环保等企业的创新成果接连呈现…… 在政策、资金、平台等诸多要素的共同滋养下,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这片发展热土上持续澎湃激荡。记者从该区相关部门获悉,截至去年底,园区规上工业企业达170家,高新技术企业1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3家。持续壮大的创新矩阵,加速涌现的新质生产力,正驱动园区实现发展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质量效益跃迁。 “活动当天,共有20余家省级服务商现场签单,这既是对新产品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创新的最好礼赞。”屹珹新材料创始人、董事长滕超透露,公司凭借创新加持的产品已打入笔记本电脑、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头部企业供应链,成绩远超预期。“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软硬环境优越,发展要素齐全,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做大做强,打造行业标杆品牌!”面向未来,这位创新者的目光已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记者 储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