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共落地劝阻2.6万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9亿元。特别是经过持续打击防范,三季度全省电诈犯罪呈现案件、损失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11月6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公安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主要情况。针对群众关注的网络诈骗防范工作,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马登彪介绍了我省公安机关打击相关犯罪情况,并提醒群众要重点防范以下4类网络诈骗方式。 一是刷单返利类诈骗。据介绍,这是目前我省发案最多的电诈类型。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高佣金”招聘兼职刷客为由,诱导被害人“做任务”,诈骗被害人钱财。近期,还出现了复合型刷单返利类诈骗,例如网络赌博类刷单、投稿、招聘、兼职类刷单等。此类诈骗易受骗群体主要是在校学生和全职宝妈、低收入或者无固定职业者。
二是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该类诈骗是损失最多的诈骗类型。犯罪分子充分利用人们追求财富增值的心理,通过社交平台、网络广告、短信电话等渠道与被害人建立联系,利用精心设计的各种“成功人设”和“话术剧本”,骗取被害人信任,再以虚假身份向被害人推荐投资理财项目,承诺高额收益,诱导被害人到虚假股票、期货等投资平台进行投资。通过更改后台数据等让受害人小幅盈利,同时通过内部交流群烘托气氛,营造投资暴利氛围,诱导被害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最后将网站、平台关闭,诈骗被害人钱财。此类诈骗易受骗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有稳定收入和一定积蓄的45岁以上群体)、热衷投资理财的中青年白领或者专业人士(如个体户、企业主)、全职主妇等。
三是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此类诈骗是今年我省上升幅度最大的诈骗类型。犯罪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网购订单数据信息,冒充电商平台客服或物流快递客服,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办理“退款理赔”,以快递“丢失”“破损”“无法送达”需进行赔偿,以“误开通会员/百万保障”(如“每月自动扣费1000元”)需“取消扣费业务”等为由,诱导被害人下载指定APP、点击钓鱼链接、扫描二维码、开启共享屏幕,最后再以“操作超时”“账户将冻结”等话术制造紧张气氛,骗取被害人钱财。此类诈骗易受骗群体主要是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中老年人群体。
四是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社保卡盗用”“涉及重大刑事案件”等严重违法犯罪为由,声称已签发“逮捕令”或“通缉令”,制造极度恐慌情绪,并以“案件涉密”为由,要求被害人绝对保密。最后通过要求被害人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进行监管完成诈骗。此类诈骗易受骗群体主要是中老年女性群体和留学生群体。
针对以上四类高发的电诈犯罪,我省公安机关将通过加强预警反制、精准宣传、以打促防等方式,全力推动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全力压发案、降损失,更好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发布会上,马登彪提醒广大群众要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如不慎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形,首先要保持冷静,注意保存骗子账号、账户姓名、联系方式等证据信息,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
来源:安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