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597|回复: 0

李太白“醉赋清平调词”,极赞杨妃之美的故事〔346〕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李太白“醉赋清平调词”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生于西域碎叶,幼时随父迁四川,居绵州昌隆青莲乡。
李白2.png
李白
他家庭富裕,受教良好。他的一生,绝大部分是在漫游中度过的,他性格豪迈,文思敏捷,想像瑰玮,运笔潇洒,“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极富浪漫精神,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的现象,一切细微隐晦、难以捉摸的思绪,无不尽归笔底,一一铸成华彩篇章,现存诗文一千多首〔篇〕,有《李太白集》30卷。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诗歌天才、磅礴雄伟的艺术功力,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李太白全集.png
李太白全集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李白奉诏至长安,任供奉翰林学士,文章风采,名动一时。据晚唐人记载,翰林供奉李白,在宿酒未醒时,应诏为贵妃写新歌词,一口气作了三首清平调组诗。
那是天宝2年春,宫内兴庆池东的沉香亭建成后,在亭子四周的四色牡丹怒放之际,有一天,唐玄宗骑着名马“照夜白”,杨贵妃坐着凤辇相随,一同前往观赏牡丹。皇上一到,乐师李龟年便指挥伶人表演歌舞助兴,皇上却说:“赏名花,对爱妃,哪里还能听陈词旧曲呢?”遂命李龟年出宫,速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填写新词。
李白,可是天才大诗人。他器宇轩昂,诗思飘逸,旷达豪放,风度翩翩,诗哥贺知章识人知性,极口夸他“谪仙人”;诗弟杜子美是诗圣,精彩描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本酒中仙,”赞他是不拘礼法,“斗酒诗百篇”的大唐奇才、酒中诗仙。文人敬他,皇上宠他,大家众星捧月般供奉着他,他在整个大唐,就是人间神仙的存在。
这次皇上诏进,李白正宿醉未醒。待侍者给他以冷水洗面后,才稍微好了一些。可他一听要给贵妃写诗,便展颜一笑,不假思索,拿笔就写,在金花笺上,龙飞凤舞,依宫式清平调,一口气连赋三首新词,皆婉丽精妙,文采飞扬。皇上大喜,命乐师演唱。
一时间,众伶官齐奏清平调,李龟年引吭唱新词,歌声嘹亮,歌词优美,曲调优雅,风流旖旎。你看吧,杨贵妃手持着七宝玻璃杯,慢饮着西域葡萄酒,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曲调,细细地评点着绝世的华章,不由得喜上眉梢,心中十分舒畅。
皇上当然更开心。他听在耳中,看在眼里,越发高兴起来,于是拿起玉笛,亲自吹奏助兴。在皇上领奏下,顿时,丝竹交响,笙箫和鸣,李龟年领众伶官展喉高歌,齐声合唱,新歌词字字入耳,清平调声声舒心,每到一曲终了,皇上又吹笛再起,重复吹奏演唱,重章叠唱,复沓歌咏,君臣同乐,尽兴方止。
这次沉香亭的赏花歌舞宴,为大唐帝国著名的宫廷盛会,载之史册,也为李白赢得了“醉赋清平调词”的不朽佳话。
课题画.png
课题画
二、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原文和翻译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三首《清平调词》的翻译,依次为:
其一
见到灿烂的彩云,就想到她华丽的衣裳,
见到艳丽的鲜花,就想到她美丽的容貌。
春风吹拂着栏杆,露水滋润的花儿更浓艳。
贵妃她,如此美人,
若不是在神仙的群玉山能见到,
也只有在瑶池的月光下才能相逢。
其二
她就像沐浴着雨露的盛开牡丹,
娇媚艳丽,散发着浓郁的芬芳,
巫山神女与楚襄王欢会只是传说,
哪像她得到了君王真正的恩宠?
就算汉宫的赵飞燕可爱无比,
也得靠精心打扮后才能比得上她。
其三
牡丹和贵妃都如此美丽动人,
赢得了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君王心中即使有无限的怅恨,
只要和贵妃一起到了沉香亭牡丹园,
也就会消散得无影无踪。
三、《清平调词三首》解读
《清平调词三首》是七言乐府诗,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花人交映,人花融合,又群仙古美,纷至踏来,迷离恍惚,风光旖旎,具有极高的艺术功力。
杨贵妃.png
杨贵妃
全诗三首,全都首先采用以花喻人的技法,描写杨妃之美,又在各首再分别从不同角度,突出杨妃是最美宠妃,第一首从空间角度,以仙女比喻杨妃是下凡仙女,第二首从历史角度,以典故古美比喻杨妃是获得真爱的宠妃,第三首从现实角度,合写花、妃、帝,三位一体,优雅风流,形象点题。
其一、以云花和仙女为喻,描写杨妃艳如花、美如仙。首句,写见云就想到她的衣裳、见花就想到她的容貌,也可解为,将她衣服想像为云、将她容貌想像为花,可交为互文,在总体上,概括描写云花如她之美,她美如云花。
接着,以美丽的牡丹经露水滋润就会更加娇艳为喻,具体描写花容的杨妃得到君王的恩宠就更见精神了,并自然引入另一主人公。
再接着,从空间角度,以仙女为喻,并用无条件复句“若非、会向”强调,极力夸赞她就是下凡的仙女,因为人们不是在神仙的群玉山能见到她,就是在西王母瑶池的月光下才能和她相逢。
这首诗,反复比喻,杨妃像名花艳丽、似仙女翩跹,她艳如花、美如仙,笔法高超,夸饰精妙。
其二、用比喻和典故,极赞杨妃比神女古美更美丽更受宠爱。首句“一枝红艳露凝香”,先以名花牡丹为喻,盛赞杨妃像牡丹一样,有红艳之色、含露之娇,更有浓郁之香,以花写人,人花交映。接着,再从历史角度,连用巫山云雨、汉宫飞燕两个典故来比衬,说她俩一个仅是美好的神话传说而已,另一个虽是绝代佳人,但也得靠精心化妆,才比得上杨妃,哪像杨妃得到了君王真正的恩宠?杨妃才是历史上最美丽、最受宠爱的美人啊!招来神女,又引来古美,借古喻今,抑古扬今,深化内容,增加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极赞杨妃是历史上最受恩宠的美人。
其三从现实角度,合写杨妃、牡丹和君王,花妃帝一体,十分优雅风流:花在栏外,人倚栏杆,花映杨妃,杨妃伴君,君解国忧,三位一体,形象点题,表达现实意义,彰显大唐盛世。
这三首《清平调词》,章法词法,精妙至极:春风满诗,满眼花光,花光人面,交相互映,酣畅优雅,婉丽动人,又瑶池玉山,仙子翩跹,巫山神女,汉宫飞燕,风流旖旎,扑朔迷离,首首艳丽,字字流彩,艺术功力高超,堪为绝世神来之笔。
诗仙之笔,醉翁之意,诗酒精神,是为何者?是歌颂褒奖?还是鄙夷讽喻?亦或两者兼而有之?见仁见义,不一而止。陈存选2025、10、23
参资:360百科《清平调词三首》。   
醉赋清平调词.png
醉赋清平调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