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匮肾气丸三剂解决骊贵人口渴 金匮肾气丸是中医经典方剂,其核心组方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最初名为“肾气丸”,因载于《金匮要略》且应用广泛,后世多称“金匮肾气丸”。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针对“肾阳不足”的病机,最初用于治疗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反多(如夜尿增多)、畏寒肢冷等症状,是中医“温补肾阳”的基础代表方,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和应用,使其成为补肾阳方剂的经典范例。 明代御医薛立斋的医案。 这个医案说的是官里的骊贵人患了病,老是感觉口渴,一天之内,要喝很多水,薛立斋献上了金匮肾气丸这个方子,旁边的那些太医们一看,哈哈大笑,说:“薛老弟,这个方子如果能够补渴,那我们从此以后就不再干医生这行了!”那这帮太医们是用什么给骊贵人治疗的呢?他们用的是木瓜、乌梅、人参、茯苓等生津的药物,结果很糟糕,那个骊贵人越喝这些药越渴,一点都没有见效,不得已只好改服薛立斋开的金匮肾气丸,结果只服用了三天,渴就止住了,因此骊贵人特别相信薛立斋,按照这个方子又服用了很久,后来不再犯病,身体还越来越好了。 1. 经典组方(六味地黄丸+两味药) 金匮肾气丸并非纯温阳药,而是“阴中求阳”的典范,组方遵循“三补三泻”加温阳药的思路: - 基础(六味地黄丸):熟地黄(补阴养血)、山茱萸(补肝益肾)、山药(补脾益肾)“三补”,搭配泽泻(利水泄浊)、牡丹皮(清泻肝火)、茯苓(健脾利湿)“三泻”,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先补肾阴以“生阳”。 - 温阳关键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附子(温阳散寒)和桂枝(温通经脉),二药辛热,能温补肾阳,让“阴中求阳”的效果更明确,解决肾阳不足导致的虚寒问题。 2. 中医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主要用于肾阳不足证,常见症状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其下肢)、精神不振、夜尿增多、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苔白、脉沉细等。 - 现代医学应用: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可用于辅助改善因肾阳不足导致的慢性肾炎、前列腺增生(表现为夜尿多、小便不畅)、糖尿病(部分属“消渴”中阳虚证)、性功能减退等,但需结合具体病情,不可自行用药。 三、注意事项 - 金匮肾气丸偏辛热,阴虚火旺者(如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湿热下注者(如小便黄赤、尿频尿急痛)禁用,否则会加重内热或湿热症状。 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食物,避免影响药效。 该药物为处方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使用,不可仅凭症状自行购买服用,以免药不对证引发不良反应。 小华山社区医院(小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诊疗项目涵盖了中医、中药、穴位埋线减肥、推拿、针灸、拔罐、走罐、刮痧、督灸、艾条灸、药物浴、微创埋线、梅花针叩刺、中药贴敷、穴位注射、中药热奄包等。 陈功长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基层名中医 全科医师 咨询电话:0564-5152225 微信号:18005643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