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2730|回复: 0

《江南烟雨》是一首诗画融合的风景诗典范〔340〕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丁芒,与臧克家齐名的当代著名诗人
丁芒〔1925—2024年〕,原名陈炎,笔名取“入木为丁,脱颖为芒”意,喻有毅力,江苏南通人,文学家、书法家,世称“北臧南丁”,与臧克家齐名,为当代诗坛泰斗。
丁芒.png
丁芒
丁芒,出身职员之家,幼年丧母,家境贫寒,酷爱读书。1943年在南通中学读书,发表新诗《四月的黄昏》,毕业时被校长推荐,任《江北日报》编辑。1946年考入新四军华中建设大学,后为华野军旅记者、军报编辑10年,继任《星火燎原》丛书编辑20年,曾为罗荣桓、刘伯承等将帅撰写革命回忆录40余万言。其间,56年写《傣村组曲》,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为成名作。
成名作.png
成名作
文革中,因其父为伪职员,受到开除党籍、军籍和连降三级处分,转入交通部澄西船厂任宣传科长。文革后,恢复党籍,调任江苏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副主任,87年离休。
2024年,逝世于南京,享年100岁。
丁芒,一生勤奋,著述甚丰,创作诗词曲一万余首、评论散文一千余篇,出版诗词、诗论、散文等著作40多部,2002年出版《丁芒文集》,600万言。
历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世界汉诗总会顾问、中华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等。曾获金陵文学奖、文化金奖等,被授“二十世纪桂冠诗人”称号。
诗人自言,从15岁写诗,写了80年,成于诗,难于诗,又归于诗,无怨无悔,乐在诗途。1999年底,诗人又写《箭》诗,总结追梦的一生,刊于《诗刊》新世纪专号上,小诗四句,言简旨远,洒脱和谐,文采飞扬:
走过了弯弯曲曲的路
一百年才找到这张弓
今夜,箭已定位于弦——
做着一个笔直的梦!
600万言的《丁芒文集》.png
600万言的《丁芒文集》
二、丁芒《江南烟雨》写作背景
《江南烟雨》是描写江南早春风光的诗篇,选自诗人的诗集《枫露抄》。
诗人是江苏南通人,青年时便离开家乡,投身革命,长期辗转于战场,后来又在北方工作,而烟雨江南仅是其精神原乡。1980年早春,他已55岁了,重返家乡时,目睹江南水彩画般的雨中景致,触发了深埋心底的乡愁,遂即捕捉家乡的烟雨朦胧之美,写成了这首《江南烟雨》。
诗人以摹形绘色的技法,将诗歌与绘画结合起来,又把军旅的刚健与古典的婉约融合,形成“清丽中含骨力”风格,整首诗“宛如一帧清丽的水彩”,被誉为“新诗画派”的典范,公认是其诗歌代表作之一。
三、《江南烟雨》原文
这被雨水浸融了的江南,
哪儿是桃花,哪儿是杨柳?
绿叶儿都淡成了烟雾,
笼罩着远处依稀的红楼。/
只有燕子像遗落的墨点,
在蒙茸细雨中来往穿梭,
翅上驮着湿漉漉的春天,
为她寻觅个落脚的住所。/
啊,燕子,你别再啁啾,
春已随稻谷播下了田畴,
你不见秧苗的连天翠色,
已经把乳白的云幔浸透!/
烟雨江南2.png
江南烟雨
四、《江南烟雨》内容和结构赏析
这是一首风景诗,描写江南早春的烟雨景象。诗人选择“桃花、杨柳、绿叶、烟雾、红楼、燕子、稻谷、秧苗”为意象,通过摹形绘色的点染挥洒,将诗画结合起来,展现了江南的柔美与生机,描写了一幅江南早春的烟雨图。全诗为自由体新诗,12行、3节,为一套风景图,叠现的画面,分成三个层次,徐徐地展开,正好形成远、中、近三个镜头。
第一层、首节,写烟雨江南的远景图:“万绿丛中一点红”。诗一开篇,诗人即在“被雨水浸融了的江南”,寻找“桃花、杨柳”,这可是当地早春最鲜明、最常见的意象,应该比比皆是,到处可见,然而,却都被连绵的雨水“浸融了”,“哪儿是桃花,哪儿是杨柳”呢?呈现在诗人面前的,只是“绿叶儿都淡成了烟雾,笼罩着远处依稀的红楼”。这里,的确是有红有绿,但都朦朦胧胧的,不甚分明,仔细瞅瞅,才能分辨出那淡绿的烟雾,原来是杨柳叶儿;那绿雾笼罩着的红楼,都变成点状的装饰品了。
雨中燕舞.png
雨中燕舞
其实,这就是江南烟雨,烟雨江南的景象。远远看去,这烟雨江南,景物朦胧,依稀可辨,成片淡绿,点状鲜红,红绿对比,远近衬托,点面结合,相映成趣,倒真成了可用“万绿丛中一点红”题名的一幅远景画了。
第二层、第2节,写烟雨江南的中景图:燕子在蒙茸细雨中驮来春天的春光图景。再往前走走,你可以看到,只有燕子像遗落的墨点,在蒙茸细雨中来往穿梭”,如果说,“万绿丛中一点红”是画家所作的一幅烟雨江南远景图,那么你再走近它,即可看到,“蒙茸细雨”中的燕子,就是画家遗落的“墨点”,但是,它被雨水浸活了,诗人让它在淡绿远红的背景之上,来来往往,轻盈穿梭。这时候,你不见燕子它“翅上驮着湿漉漉的春天,为她寻觅个落脚的住所”吗?在这里,诗人又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写法,描绘出在蒙茸细雨中,墨燕翩跹,来往飞舞,播种春天的春光图景,让整个烟雨江南的画面,在淡绿远红的柔和之美中,又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并为下文写人,作出铺垫。
第三层、第3节,写烟雨江南的近景图:春田漠漠的农耕文明图景。诗人以“啊,燕子,你别再啁啾”,很自然地由燕子“播种春天”的动态虚写,导入春天的动态实写:燕子驭着春天,寻觅落脚处,正要播种春天,而恰在此时,广大农民已经适时地将春天“随稻谷播下了田畴”,那“连天翠色”的秧苗,你看吧,秧苗春田漠漠延伸,一直延伸到天边,不是已经把“乳白的云幔”浸透了,都染成翠色了吗?这是说,广大农民才是江南的主人,他们就在燕子的啁啾声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早就把整个江南都打妆得春色烂漫了。
        这是漠漠春田的特写镜头。在农民的手中,秧苗翠色,绵延天边,“翠色乳白”,色彩交融,构成了天地相连、上下一翠的烟雨江南的主景画图。诗人以由燕及人、虚实相生的写法,又通过色彩、动静、虚实对比,描绘出主景图,突出了烟雨江南的主人公,表达了田园之美、社会生活之美,极具艺术魅力。
春田漠漠.png
春田漠漠到天边
五、《江南烟雨》艺术特色
《江南烟雨》写的很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江南烟雨诗,又是烟雨江南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首先,意象典型,色彩明丽,构图完美,画面叠现,诗画融合,意境悠远。诗人抓住早春江南的地域特点,撷取色彩鲜艳的具象,以“桃花、杨柳、绿叶、烟雾、红楼、燕子、稻谷、秧苗”为意象,色彩并置、点面结合、动静相配、虚实相生,描绘出“万绿丛中一点红”、“墨燕在蒙茸细雨中翩跹飞舞图”、“漠漠春田翠色连天图”,远中近三幅叠现的、江南烟雨画图,真可谓“烟雨江南,如诗如画”,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这首诗还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色彩对比、浓淡对比,有动静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比,特别是虚实对比,如诗中如实地描写了烟雨中“绿叶、红楼、燕子、秧苗”等具象,又展开想像,描写了燕子“驮着春天”寻觅落脚所、与勤劳农民把“春已播下了田畴”的想像图景,其实这些都是诗人的虚写,等等,全诗就是这样,通过多种多样的对比,表达了田园之美、社会生活之美,彰显了画图的人文色彩与时代精神,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同时,这首诗口语和文言并用,凝练通俗,色彩明丽,语言优美,画面柔和,意境清丽,极具“雨水浸融了的江南”朦胧之美,寄托着诗人对烟雨江南的无限深情,是一首诗画融合的风景诗典范。陈存选2025、09、28
参资:百度百科《丁芒·江南烟雨》。
休闲中.png
休闲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