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523|回复: 2

今年三伏只有30天!打破近10年40天长伏惯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7-7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至已过,随着暑气渐长,三伏天时间表也新鲜出炉。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

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

今年三伏为何是30天?

2025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10天);
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10天);

三伏天的推算,依据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

而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

由于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时长固定为10天,中伏则可能是10天或20天,从而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在30天到40天之间波动。

具体到2025年,夏至是6月21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6月30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为7月10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入伏的日子,是7月20日(庚寅日)。7月20日为近十年最晚入伏日。

所以,2025年的初伏从7月20日开始,至7月29日结束。

中伏从初伏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即7月30日(庚子日)起,到8月8日结束,共10天。

立秋在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9日(庚戌日),末伏便从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18日。末伏完全在立秋之后,形成“秋包伏”格局。

由此可见,2025年的三伏天属于 “短三伏”,共计30天。虽说时长较 “长三伏” 少了10天,但炎炎烈日下,暑热的威力可一点也不会打折。

入伏前做好这些准备

  • 饮食

伏天气候炎热,饮食应以“多酸多甘、补气去火”为原则,可选用一些消暑粥来滋补身体,补气清暑、调理脾胃。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药粥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最适宜。

还可多吃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鲜蔬果,如苦瓜、西红柿等,慎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食物,少喝冷饮。

夏季要注意补水,不能等到感觉口渴之后才喝水。

  • 运动

活动强度要适量,锻炼以散步、做操等轻度运动为宜,时间不超过1小时。

时间选择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

避免在运动后大量饮水和饮用冰水,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梗。

注意冷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诱发感冒。

  • 情绪

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生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防止“情绪中暑”危害身心健康。

在夏季的中午可以进行短时间的午睡或打坐、静坐、闭目养神等。

穴位按摩也可平心静气。

做法:在天气炎热、心情烦躁甚至心率紊乱的时候,可以通过揉按劳宫穴和内关穴以达到清心安神、养心安神的作用。

  • 起居 

夏天昼长夜短,所以在生活起居方面应做到早睡早起,晚上在11点之前要进入睡眠状态,不要熬夜,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

夏季失眠者,可以练习“呵”字功


做法:
1. 开始练习时,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
2. 两膝微屈,头正颈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

3. 两手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两手掌轻靠于大腿外侧。

4. 全身放松,两眼微开,平视前方。

5. 练功时用鼻自然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收腹、提肛,人体重心略向后移,脚跟着力。

6. 足趾轻微点地,轻轻发出“呵”声。


伏天养生小技巧

  • 养心护心

“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伏天养心显得尤其重要,尤其对于本身有心脏病的患者。

适当进食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樱桃等,可养心、温阳、助眠。

  • 清热除湿 

三伏天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邪侵袭。平时可以多按摩足三里、承山穴,还可以选择背部拔罐及背脊两侧刮痧,都可以起到祛除湿邪、调和营卫之功效。

640 (2).web.jpg

夏季泡脚也可以清热除湿。


做法:
睡前用热水泡脚,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经络,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等作用,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
来源:中安在线

发表于 2025-7-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的高温天气不逊于三伏天。
发表于 2025-7-7 18:00 来自手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是三伏也算三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