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890|回复: 2

六安将红色资源串珠成链,开发50余项研学旅游精品课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2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沿着红色研学一号线,走进独山革命旧址群、苏家埠战役纪念园、许继慎纪念园、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在金寨县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唱红歌、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生活;走进霍山县六万情峡景区,沉浸式观看《大别山传奇》实景演出……近年来,六安市依托红绿交融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旅游品牌,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红色教育可触可感。

  据了解,目前,六安市已成功创建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0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5个安徽省二十佳馆校共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六安市坚持‘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整合全市文旅资源和教育资源,出台推进‘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旅游(研学实践)发展的实施意见。”六安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国伟介绍,该市将分散零落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面向各类研学旅游需求,系统开发短、中、长期研学旅游精品课程50余项,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实践感悟有机结合,做到全方位育人。其中,整合市内红色遗址遗迹和场馆,推出红色研学旅游主题线路20条,与湖北省黄冈市、河南省信阳市签订《大别山红色研学旅游联盟合作协议》,联合打造“革命大别山 红色鄂豫皖”精品线路,共同推动大别山红色研学旅游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在夯实基础、规范发展的同时,六安不忘在提升研学体验上下功夫。该市持续构建研学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提升“学”与“游”体验感。安徽省首部大型实景抗战题材剧《大别山传奇》、安徽省首个沉浸式红色主题密室《红夜》、航空航天国防教育营地、安徽三线军工博物馆等相继落地运营。将科技与红色研学深度融合,不断创新红色文化呈现形式,打造出一批数字化、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项目。今年“五一”假期,霍山县六万情峡景区的《大别山传奇》,单日最高观演人次超9000,假期累计观演人次达2.9万。该情景剧通过现代舞台创意和科技手段,把霍山军民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舒城文翁研学旅游小镇,凭借当地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资源,把红色教育与劳动实践融合,推出“茶透绵红情”研学课程,让体验者不仅能听到毛泽东同志视察舒茶的故事,还能学习茶文化历史。

  六安市还积极加快对外推介的步伐。去年以来,该市先后赴上海、南京、合肥等重点客源地举办主题推介会20余场,开行“乐游长三角”六安红色研学旅游专列。通过红色线路串联红色地标,以“专列+景区+革命旧址+纪念场馆+移动课堂”的模式,吸引外地学生来六安体验红色之旅。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唐欢



发表于 2025-5-22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表于 2025-5-22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红色教育可触可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