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东向发展的门户,近年来,金安经济开发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合六同城化、上海对口合作等多重战略叠加机遇,主动谋,抓紧干,努力打造成为合六同城先行区、沪六合作示范区,全面融入长三角,争当“模范生”。
对标先进,在思想上高度融入。持续推动思想解放、能力提升,全面对照长三角先发地区,在思想理念、思维方式上深度融入、实时更新。观念上强更新。2024年以来,选派6名年轻干部赴上海、合肥等地挂职锻炼,密切与长三角地区联系,进一步解放思想、扬长补短,将所学所思与实际工作结合,推动园区与长三角经济区深入融合对接。理念上强协同。以沪六对口合作和合六同城化为抓手,把沪苏浙作为对照学习对象,深入学习先发地区改革创新经验,精准借力长三角地区优质资源,谋定发展路径,对照学习提升。工作上强统筹。统筹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安排,2024年,先后在常州、宁波、合肥等地组织召开产业发展环境说明会,增进与长三角地区沟通联络,汇聚一体化发展合力。 搭建平台,在产业上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六松产业园、G60科创走廊、合肥都市圈等平台创造合作机遇,努力在推动合作中“融圈进群”。平台合作走深走实。充分利用六松产业园等平台创造合作机遇,产业园启动招商以来,依托各类招商合作渠道,累计对接线索项目80余个,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104.18亿元,其中来自上海的项目7个,对口合作成果丰硕。科创走廊有效对接。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组织召开“校企同行,智创未来”产学研对接会、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要素对接会等,成功挂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汽车产业合作园区”,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合作,推进金安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有机融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链上合肥成效显著。聚焦合肥主导产业、重点园区等方向,建立联系渠道,深化对接交流。围绕合肥长安、蔚来、比亚迪等主机厂以及长鑫存储、京东方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紧盯合肥产业溢出,着力延链、强链和补链,打造合肥首选配套基地。2024年以来,共招引项目51个,其中围绕合肥产业链新签约项目23个,占比达45%,全力做好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文章。 把握重点,在要素上全面融通。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努力在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强化交通互联。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与长三角、合肥地区构建起紧密的交通网络。济广、沪陕等高速穿区而过,快速联通合肥,融入1小时经济圈,可直达南京、上海等长三角核心城市。紧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通过快速通道实现空陆联运,在产业转移与产品流通中发挥关键作用。强化金融赋能。依托六松产业园,推动松江国投与金安区联合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产业基金,首期资金全部到位,已投项目4个,投资额4500万元。成立吉六零松金基金,通过招投联动,成功引入总投资3亿元的赛富乐斯项目。强化科创协同。创新布局“科创飞地”,借助上海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探索“研发在上海、生产在金安”的模式,推进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同时,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战略合作,促进更多创新成果来金安落地转化。(周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