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门有无障碍设施,家里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起夜、洗澡、如厕既方便又安全……”2月6日,正月初九,暖阳照耀,在金安区椿树镇油坊村,村民沈克山一边和老伙伴们晒太阳,一边拉着家常,说起生活的变化,老人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沈克山今年81岁,身体不好,是低保户。老伴腿脚不灵便,也有慢性病,严重时只能躺卧在床,平日里,沈克山还得照顾老伴的饮食起居,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正在老人一筹莫展时,村干部带来了特困家庭居家适老化免费改造的好消息,并协助老人递交了改造申请,根据老两口的具体需求制定了个性化改造方案,为其家庭地面铺上防滑垫,厕所安装了浴凳、扶手,卧室安装了感应灯。不仅如此,还配备了一些辅助器具,比如高度适中的坐便器、可自由调节高度的手杖等等,这些“新成员”的加入,为老两口的生活增添了一重安全保障。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市扎实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根据老年人家庭实际需求着力改善“硬环境”、优化“软服务”,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过程中,按照“自愿申请、困难优先、安全适用、规范统一”的改造原则,实施“一户一策、专人评估”,由专业机构设计合理化方案和改造项目清单,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重点实施局部“微改造”,解决老年人起床怕跌、走路怕摔、洗浴怕滑的生活烦恼,安装感应灯、如厕扶手、地面防滑等设施,打造“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便利、辅助器具适配”的居家环境。 像沈克山老两口这样,受益于适老化改造的还有不少。在叶集区三元镇沣桥村,83岁的分散供养特困老人李祥才独自居住在一幢老旧的平房,家门口5㎡的地面硬化有效避免了下雨天进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走进老人家中,针对居家生活隐患进行的升级改造体现在很多细节中,洗澡有淋浴椅,如厕可以用坐便椅,床边还安了扶手,方便其平时起床。“你看我这个手杖,平时能拄,下雨天撑开就是一把伞,还能照明。”说到这里,李祥才故作神秘地招呼记者凑近了看,原来手杖把手上有一个手电筒,除此之外,还具备收音机的功能,闲余时可以听听广播。 适老化改造一小步,幸福养老一大步。2024年,全市共有6189户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改造,彰显着敬老的温度、助老的力度,成为老年人用得上的“民心工程”。(记者 齐盈娣 李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