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别山路 于 2024-2-5 15:12 编辑
岁末年初,是非法集资、诈骗等高发频发时期,不法分子瞄准养老、金融创新、区块链、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热门领域,打着高回报、低风险的幌子诱导公众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主要表现形式有:
1.豪华排面营造假象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或办公地点高档豪华,或通过各类媒体甚至央视进行包装宣传,或在高档场所举行推介会、知识讲座,邀请名人、学者站台造势,展示与明星合影及各种奖项,实则没有金融资质,欺骗性更强。
2.利用热点编造项目 不法分子利用新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光伏、以房养老等行业热点编造虚假投资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活动,宣传高回报、低投入、低风险等信息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3.混淆概念虚假投资 不法分子利用区块链、数字藏品、通证等新概念混淆视听,让普通投资者误以为是新兴的金融产品,实则只是利用网络热词欺骗群众入局,然后“割韭菜”。
面对花样百出的犯罪手段,普通群众在投资理财时一定要: ①多思 非亲非故的陌生人,为什么要带你赚钱?避免盲目、冲动进行投资理财。 ②存证 一旦发现自己参与非法集资后,要果断退出,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进行报案。 ③明责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明确,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此外,即使通过正规的渠道参与投资,自享收益的同时也要自担风险。 泰康人寿六安中支提醒您: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年收益率超过6%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过8%就很危险,超过10%就可能损失全部本金。 谨慎投资,严防非法集资陷阱,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