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一端连接乡村、一端连接城市,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设施。近年来,六安市锚定“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目标,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织密农村交通网络,提升道路管养精细化水平。“四好农村路”不仅铺就了村民出行的坦途,更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夏末初秋时节,走进霍山县黑石渡镇柳树店村,一条崭新的柏油路正徐徐向前延伸,与道路两侧的农田和村庄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条只有4米宽的老旧水泥路。 据了解,霍山县黑石渡镇X438柳树店至高桥湾县乡道升级改造项目,全长4.88公里,总投资约838万元,实现了从水泥路面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品质升级,双车道沥青路面将全面消除会车障碍,通行效率与安全系数大幅提升,打通农产品外销“最后一公里”。 在霍山县诸佛庵镇小堰口村,一条蜿蜒而上的沥青路在群山中舒展。这条链接多个村庄的交通要道,不仅让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也为当地农产品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这条路以前是水泥路,路面坑洼不平,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2024年,道路“白改黑”升级改造后,联通了画家村与新建成的桃源河水库,改善了神仙谷漂流主要路段的通行条件,为诸佛庵镇的全域旅游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2025年,霍山县计划投入1.3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涵盖113公里道路升级、8座危桥改造及111公里养护工程。从“出行路”到“产业路”,从“交通线”到“风景线”,如今,一条条平坦整洁的农村公路,不仅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致富路”,更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修一条路、成一片景、富一方地。叶集区洪集镇紧紧围绕群众出行需求,实施东岳回民村两稻两虾产业道路提升以工代赈项目,该工程长1.19公里。截至目前,道路已完成沥青铺设,崭新的柏油路面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这条正在延伸的产业路,随着后续“路产联动”等规划的推进,将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乡村道路既是乡村振兴的“动脉”,也是民生改善的“神经末梢”。十四五”以来,我市共投入约47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新改建农村公路2700余公里、安防提升工程6700余公里、危桥改造374座。路网结构不断改善,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适高效。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路将沿线的自然风光、秀美乡村以及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向往串联在一起,“四好农村路”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 市交通局副局长姚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新三通”提升行动,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联网路、危桥改造、村道安防等项目,截至2024年底,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22521公里,里程位居全省第一,我市“新三通”目标已基本实现,为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支撑。 文章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
如有侵仅请通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