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有时也会因金钱纠纷而破裂,甚至对簿公堂、走向对立,1月16日,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却在执行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时,展现出了司法的温度与智慧,成功让一对昔日好友重归于好。
据悉,刘某与秦某本是要好的同学,曾有着深厚的情谊。但刘某因做生意资金周转,分两次向秦某借了20万元。后来,刘某生意遇挫,无力偿还欠款,无奈之下,秦某只能将其诉至法院。好在案件事实清晰,经法院诉前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刘某承诺自2024年6月25日起每月还款3000元,直至还清。
可到了约定时间,刘某并未履行承诺,秦某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在接手案件后,了解到两人曾有同窗之情,深知立即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手段并非良策,可能还会让两人多年的情谊彻底破碎。
执行当日,在秦某的带领下,法官找到了刘某,见面伊始,双方情绪都较为激动。此时,法官耐心地为双方释法明理,既让刘某明白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后果,也让秦某理解刘某可能面临的实际困难。在法官的悉心调解下,刘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筹集了13000元,并诚恳地向秦某说明了自己的经济困境,承诺会尽快筹集余款。
见昔日的好友困难,秦某也被刘某的真诚所打动,最终选择谅解对方。两人在法官的见证下,握手言和,曾经破裂的友谊也在这一刻开始慢慢修复。
这起案件的执行,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更彰显了执行干警执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通过耐心释法促和解,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重归于好,以实际行动诠释法律的公正与温度。
来源:金安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