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广告联系:18175067111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打开微信扫一扫

查看: 1125|回复: 0

《烟之外》描绘的人生画图,感伤迷人,意境深远〔337〕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烟之外》的创作
洛夫,我国现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在诗歌创作中,采用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具有近乎魔幻的色彩,被誉为“诗魔”。
《烟之外》创作于1965年,被收录在以这首诗领衔的《烟之外》集中,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描绘了一个既感伤又迷人的世界,凄美动人,引人深思,因此,他又被称为“烟外诗人”。
莫洛夫.png
莫洛夫
二、《烟之外》原文
        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
已在千帆之外
潮来潮去
        左边的鞋印才下午
        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
        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
        结局如此的凄美
        ——落日西沉/
        你依然凝视
        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纯白
        他跪向你向昨日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
        海哟,为何在众灯之中
        独点亮那一盏茫然
        还能抓住什么呢?
        你那曾被称为云的眸子
        现有人叫作
        /
三、《烟之外》题解
《烟之外》,全诗围绕着“烟”,描写烟雾的缭绕、飘散与消失的过程,象征人生的暂短、无常与追求的无尽,也包含着对过往、现状、未来的深思与遐想,写得很美很朦胧,又很感伤,充满着哲思,展现了意境深远、思考深邃的诗歌之美,是诗人的一首力作。
很显然,诗题叫“烟之外”,应是“烟”和“烟之外”的省略式,原为并列复合词组,应该都是核心意象,但是,诗中却一直未直接出现“烟”,仅在末尾才见其字,由此可见,它在诗中虽然至关重要,却又被隐在背后。
课题画.png
课题画
先看“烟”是什么?本来嘛,它为实体火化后,变成的虚化了的自然具象,意象特点是朦胧迷离、似雾似霞,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具双重性质,是实际物体,又是虚化物象。烟,在诗题中被省略了,却居前位,应是核心意象,它的升腾与消散,暗示着生命的诞生与终结,也隐喻着人类对永恒的追求终归虚无,所以,诗人以它象征着生命的脆弱、时间的流逝与追求的虚幻性。
那么,它的“之外”呢?既然“烟”一直不现身,它“之外”应该就是整首诗的内容了,或者说这个内容,就是“烟之外”的隐喻内涵,因此,它虽在诗题中居后位,却不能说不是核心意象。
这个核心意象,在全诗中,它拓展了意境的空间,使“烟”不仅仅局限于人们眼前所见,而是指向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存在空间,它引导读者去思考那些超越物质、触及灵魂的东西。
譬如,这首诗的内容,从表面看,是写一位男士爱情破灭后的寂寞与空虚,然而,结合诗人浪迹天涯的人生,你会发现它的文本自恰义,似乎远不止这些,还蕴含着更复杂、更深邃的思想感情,它不仅可以表达诗人对祖国故土的深深怀念与殷殷呼唤,更在时空的转换中,可以展现诗人对无常人生的寂寥感慨。因此,在诗的最后,诗人评论:“你那曾被称为云的眸子,现有人叫作烟”,形象地写出了对方眼睛的具象,以及对爱情破灭、人事沧桑的感慨,因此,“烟”也涵盖了“之外”的所有凄美意境、感伤思想,及其那些说不尽、道不明的情思内涵。
四、《烟之外》内容和结构〔上〕
这首诗是自由体新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与深刻的意象,表达对过往情的追忆、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现了面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寂寞。全诗17行、两小节。
第一节、8行,诗人描写一位男士在海滩上,目睹爱情破灭的一幕令人心碎的情景。
诗一开篇,诗中写“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这里未明示的“我”,是抒情主人公,为一位男士,他面对辽阔无边的大海,在“涛声中”,大声地不停地“唤你的名字”,直到船行“千帆之外”,伊人已遥远而又模糊了,但却始终那么深情,而无法割舍,仍然没有停止呼唤,还痴迷地呼唤着。也由此可知,这个“你”,是“我”的破灭爱情的施予者。
在涛声中.....png
在涛声中.....
在诗中,诗人锤炼语言,营造意象,把呼唤声意象化了:在渐行惭远的“我与你”之间,一呼再呼,反复呼唤,回环复沓,情意绵绵;本来“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我的声音已经十分低微,你是很难听到的,可我不呼唤,又心犹不甘啊;随着我的一声声呼唤,你已不在千帆之内了,而我面对着千帆的呼唤,又哪有你听到希望呢?诗中首行中,“而你的名字”不另分行,是用连绵句式,让我的呼唤不断,无限连绵下去,构建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凄美画面,从而营造了一种断肠的朦胧意境,传递着“我”在爱情破灭后,心中仍存的一点渺茫的希望。痴迷执着,令人动容。可是,结果呢?
接着,诗中写道:“潮来潮去,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这是巧借潮汐旦夕移位,象征时间短促易逝、与空间割裂破碎,感叹人世沧桑巨变、聚散离合无常;以及时间急速流逝、时不我待,转瞬间就是半生,再具体感叹“我与你”的爱情稍纵即逝与悲惨结局,是催人泪下、令人感伤的,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暂短与命运无常的感慨。
这时,诗人又拿“六月”比喻爱情,说“六月原是一本书”,在疾风暴雨的冲刷下,这本既没有前言,又没有后记牵挂的“很感伤的书”,一个月很快就翻到最后一页了,呼唤也变得徒然,深深地感到茫然无助,心中只有悲愤凄苦了,这样的结局就像“落日西沉”一样,是“如此的凄美”,而令人感伤不已。
五、《烟之外》内容和结构〔下〕
第二节、9行,诗人写我在黑夜里,依然伫立守望,凝视着那双已经远逝了的茫然的眼睛。紧承上节,伊人远去,可我仍在黑夜里,依然伫立凝视,那人眼睛中似乎还“展示的一片纯白”,可是,这“一片纯白”是爱情的茫然,还是爱情的纯真?我们不得而知,而此时痴迷的“我”,却依然执迷,怦然心动,于是,诚心实意地一跪,向“向你、向昨日那朵美了整个下午的云”,也就是向那段美好的爱情回忆,以及远去的云,致以最深的敬意。
千帆之外.png
千帆之外
然而,云虽美却易逝,最后幻灭了。这时,诗人改变身份,以冷静的见证者出面了,他叩问大海,责怪它“为何在众灯之中,独点亮那一盏茫然”,这种深深的抱怨,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将感情物化,意为灯会熄灭,爱情也如此,会茫然消逝的,唯一不变的,只有那种爱情破灭后留下的绵绵思念,以及寂寞、空虚与茫然。
最后,诗人以“云的眸子”与“一片纯白”呼应,展示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珍视,而意象“烟”则呼应“茫然”,进一步渲染哀伤,表达外在景象与内在感情的交融与矛盾,给人以启示:仰望天际,天上有云,云之外,是烟,是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虚化意象;而烟之外呢?则是人们心中那种无法排谴的寂寞与空虚,这倒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情感,然而,归根结底,烟之外却比烟还要难以把握。因此,“烟”作为燃烧后的虚无意象,隐喻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消散,而“烟之外”,则进一步隐喻人生的暂短、感情的缥缈。诗人就是这样,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探究万物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从现实中发掘出超现实的结论。
落日西沉.png
落日西沉
从题材来看,《烟之外》是写一位男士爱情破灭后的寂寞与空虚,但是,那种淡淡的哀伤,茫然的追求,是否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国乡土的深深怀念与殷殷呼唤?更在时空的转换中展现的他对无常人生的寂寥感慨?诗无定解,义自恰就好。
还有一点要说明,这首诗中人的称谓,因叙述角度改变,而多次改称。第一节的8行诗,我是主述者,是以抒情诗常例、第一人称行文的;第二节的前两行,你是主述者,而“那人”则是前节的“我”;全诗第11行中,“他”也是前节的“我”,“你”又回归前节的“你”,叙述角度又改变,故称“他跪向你”。叙述角度三变,人称也三变,变化多端,却不紊乱。诗人谐称“诗魔”,由此可见一斑!
美了整个下午的云.png
美了整个下午的云
六、《烟之外》写作特点
这首诗最突出的写作特点,由诗题即可知,全诗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能够从烟雾的升腾与消散中,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诸如,生命的脆弱、时间的流逝、追求的虚幻,生命的暂短、感情的缥缈、人生的无常,还有深藏在更广阔、更深邃的存在领域里的、那些超越现实物质层面、触及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等等。
同时语言简洁,用字凝练,极富表现力 ;意象缥缈而奇幻,意境朦胧而深远,充满哲思,令人遐想,极具艺术魅力。 陈存选2025、09、07
参资:百度百科《烟之外》。   
莫洛夫2.png
挥挥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64-3333003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六安人抖音号

吃喝六安抖音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06-2025 www.luan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性ICP:皖B2-20140047号 - 皖公网安备:34150102000001号 - 电子公告服务:皖[2010]151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皖)字第01089号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15156907887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