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金安区以乡村振兴为“针”,以对标浙江“千万工程”为“线”,围绕“村庄美、产业特、市场主体强”,全力建设具有皖西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金安区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创争”行动,2024年培育30个“明星村”、3个“示范乡(镇)”;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让群众参与到“五小园”整治、五清一改、“万村清万塘”等行动;进一步强化和美乡村建设保障机制,统筹政府资金投入,2024年已投入衔接资金6302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2亿元。 金安区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导入集田园民宿、亲子研学、创客经济等于一体的和美乡村产业体系,探索“一产变多产、民房变民宿、梦想变共享”路径,培育“五大经济模式”和“4321”分红激励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加强非遗、民俗等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发挥“一约四会”和家教家风宣导作用,移风易俗成效显著。实施“鸿雁回归”工程,培育一批了解乡情、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新农人等乡村生产经营实用人才。进一步整合资源、统筹管理,对和美乡村建设予以重点倾斜和有效保障,支持发展联农带农富农项目,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域振兴。
为实现长效管护,金安区坚持建管并重,切实建立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系;对建设中的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重点项目实行月度调研机制,对已建成的143个省级中心村管护情况开展“回头看”,跟踪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实现通村道路全部硬化,加快推进精品示范村道路“白改黑”工程,维护村庄基础设施以及村庄美化、亮化工程建设成效;建设“邻聚力”、乡村会客厅,完善村卫生室、老年活动室、老人助餐点等场所,聚焦老年人需求,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切实保障群众就医、老年人用餐普惠便捷。鼓励群众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中,形成“我的家,我来建;我的村,我来管”的共治理念,形成乡村治理人人参与的共治格局。
来源:皖西日报
|